
民国时期,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一次大会上,出席会议的又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不少要员都是带著两个保镖。在保安级别极高的中央党部,竟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刺杀事件。更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原本是暗杀的目标,而受害者却是汪精卫。究竟是什么让蒋介石躲过了杀身之祸?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桩震惊全国的特大新闻案。
预测汪精卫
民国时期,算命大师韦千里有个朋友张兄,在南京供职。南京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出了不少能掐会算的奇人异士。张兄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根本不相信命理,而且属于死硬派,对一切术数的东西全持否定态度,但巧的是,偏偏他有个很会看相的朋友。
倒不是因为张兄相信命理,而是两人有著共同爱好,一是嗜酒,二是喜欢听名人演说。二人还都住在中央党部附近的湖北路。
那一年,恰逢中央党部纪念日,汪精卫、吴秩辉、张继等大佬轮番上台演讲,张兄和他的看相朋友并肩同座。两人听完演讲后,在回家的途中,那位很会看相的朋友说:「汪精卫相貌清奇,堪当元首之尊!」
张兄一听就不淡定了,「我不相信。」
那位朋友又说了:「最近我发现老汪的气色有些变化。依我看三个星期内,他必会发生一件大事,震惊全国。」
「真的吗?」张兄来了兴致,「好,那我就等三个星期,看看你胡说八道的灵不灵。」
大约两个多星期以后的一天下午,张兄气喘吁吁的跑到了看相朋友的家里,「你胡说八道的事,竟然应验了。今天在中央党部拍照时,老汪连中了三枪。」
「行政院长汪精卫遇刺」案,迅速成为特大新闻,其轰动程度远远超过了大会本身,真的震惊了全中国。
刺汪案
汪精卫遇刺后,到底是谁策划的谋杀行动,幕后指使人是谁?人们最想知道答案。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蒋介石。
…………
蒋介石定下的国策:攘内安外。先剿匪再抗日。国军几次围剿共匪,已经把共匪逼到了绝境。中共策划的一系列反蒋行动都失败了,为了除掉蒋介石,只有搞暗杀那一套,共匪才能有活命生存的余地。
在激进的反蒋人士中,有一个叫孙凤鸣,他自告奋勇,要「一枪打死蒋介石」。为了寻找刺杀机会,孙凤鸣等人来到南京,但计划多次落空。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举行四届六中全会,孙凤鸣以记者身份混进会场内。按照流程,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到会议厅大门前列队合影。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等各派军阀首脑出席大会,每人随身带著两名卫兵。蒋介石看到现场混乱,心生不详,用现代的话说,第六感示警,他临时决定不参加合影。
就在集体合影完毕后,委员们准备上楼参加会议。这时,孙凤鸣突然从记者群中闪出,掏出手枪,朝著汪精卫连开三枪……
当蒋介石惊闻消息,迅速赶到刺汪现场,汪的妻子陈璧君情绪十分激动,紧紧揪著蒋介石,一边大哭,一边大喊:「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可以不干,为什么派人下此毒手啊?」蒋介石被怼的无以言表。
甚至人们质疑,刺客竟然能混入警戒严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在众目睽睽下枪击汪精卫,说明刺客的背景一定很深。除了蒋介石的特工,谁能进来当众行刺?
这就要问问蒋公了,合照时为什么要离开现场?其实,就连蒋介石本人都感到疑惑,汪精卫怎么会在中央党部中枪呢?
…………
洗刷污名
孙凤鸣行刺后,被卫士击中,伤势严重。蒋介石下令一定要把他救活,以便问出策划暗杀行动的目的和动机。尽管医生给孙凤鸣注射了多次强心剂,但他还是在次日凌晨去世了。这使得刺汪案,更加扑朔迷离……
……反蒋势力曾策划过几次暗杀行动,第一次1925年在广州,1933年在安庆,1934年在中央党部。其中有两次,凶手见到蒋介石神采奕奕,气宇威慑,一时心生敬畏,没忍心下手。第三次在中央党部,凶手就站在蒋介石的身边,自以为找到了行刺的好机会,从怀里掏手枪。奇怪的是,枪在怀里,可就是掏不出来,当面错过了机会。1935年,他们又打算行刺,蒋公的第六感很强烈,似有神助一般,鬼使神差的使他提前避开了。
蒋介石庆幸「获如天之福」,避开了杀身之祸,并洗刷了冤屈。他想到以前数次逃脱刺杀、大难不死的经历,认为是神明在上,主宰著一切。
真相大白于天下,打消了所有人对蒋介石的猜疑,蒋公对此感慨良多:「使余如释十字架之重负,是天父之试余信念究为何如乎?」或许是上天让我背负起犹如十字架的负重,是为了检验我信仰的信心吧!
蒋介石从1927年开始研究圣经,接受洗礼后,他朝课晚祷,每天坚持静坐,从未间断。蒋夫人宋美龄在蒋公百年诞辰纪念日上说,「他以基督徒背负十字架的精神,从事于救苦救难的革命事业」。蒋介石把对国家和国民的挚爱,与基督信仰结合为一,「因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亦决人之所不能决」。
纵观蒋介石一生光明磊落,天性刚毅,每逢大事,皆能含垢忍辱,忍让为国。他委曲求全,为了促成中国各派势力团结,曾三次下野。又在各界的呼吁下,担当民族大任。对于心性之学,蒋公尤能融会贯通,他曾亲自撰写一幅对联:「从容乎疆场之上,沈潜于仁义之中」。他一生的心性修养,在这幅对联中得到极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