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因:生活奢糜滋补过甚

1903年,袁世凯(中)视察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与该馆监督和学官大臣合影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各国驻华使节觐见合影

很多文章提到袁世凯之死,都称他因“洪宪帝制”梦的破灭而“忧惧而死”,说得好像只要能继续坐在“龙椅”上,袁世凯就能免受忧惧之困,生命也自然会延续,事实并非如此。袁世凯真正的死因,主要归结于饮食、滋补“出格”,以及生活淫荡。本文摘自《文汇报》 ,作者陆其国,原题为《袁世凯之死和他的食单》。

原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袁世凯死于民国五年农历五月初六(1916年6月6日),不少书籍和文章提到袁的死,皆称他系“忧惧而死”。而说起袁的忧惧,自然会令人想到袁“洪宪帝制”梦的破灭。袁确实因此行为触怒民众,引发举国声讨,弄得众叛亲离,置身四面楚歌之中,最终于忧惧中疾病发作,一命呜呼。

袁的三女儿袁静雪也如此写道,取消帝制后,“从此他(袁世凯)就忧愤成疾,终于身死”。但读罢这些文字,总不免会让人产生错觉,即似乎只要袁能继续坐在“洪宪皇帝”的“龙椅”上,免受忧惧之困,他就不会“忧愤成疾”,生命也自然会延续。

这就是将袁的死亡简单归结于政治原因。然而这并不是袁在此时去世的全部真相。我们发现,袁在本应该“年富力强”的57岁时去世,是另有原因的。正是这原因决定了即使袁的“洪宪皇帝”继续当下去,他的身体状况也已注定,高寿与他无缘。

袁自小身体强壮,后来又进军队历练,人们因此有理由推断,中年以后的袁即使染疾,也不至于就此撒手归天。殊不知袁身体后来的所谓健康强壮,其实恰恰掩盖了这表象后面的不良生活方式。简言之,袁的短命,其实早已为他的不良生活方式所决定了,诚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据1913年即在袁麾下任职,时年17岁,后又在天津袁府任总管的陶树德回忆,乃父与他两代人在袁帐下奔走,他本人更是随侍袁左右直至袁去世。他说袁每天凌晨五时起床,之后进办公室批阅一会文件,“然后喝茶、牛肉汁、鸡汁。七时早点,包子四色,鸡丝面一碗(一般仅吃包子一两个,余下由侍从分充早点)”。

“十时左右,进鹿茸一盖碗。十一时许,进人参一杯。中午十二时午餐”。下午“点心为西餐,然后服自制活络丹、海狗肾。七时晚餐……”不难看到,袁所食用的“多为补血强身、滋阴壮阳者”。由于过分补血强身,导致袁经常患牙痛,大便秘结,以致每隔三二天就要请中医诊治或灌肠……这些情况外人是无从知晓的。

陶没有交代袁午餐时的进食内容,据袁静雪回忆,其父午餐最爱吃清蒸鸭子,尤其入冬后“每餐必吃”。除此之外还有红烧肉、肉丝炒韭黄等。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须知人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入了不当食物,这不当就包括多吃、强补。

而人体对食物过度的摄入、滞留、累积打乱了自然的平衡。吃进去的营养如不能正常排泄,积存在人体里也会逐渐变成“万毒之源”。由于排泄器官负担过重,因此毒素会流窜全身,影响血液清洁度,污染身体内环境。在这方面,袁的“进补”就是一个绝妙之例。袁从二十五六岁起就天天吃补品,“常常一把一把地将人参、鹿茸放在嘴里嚼着吃”。另外“还雇用着两个奶妈,他(袁世凯)每天就吃这两个奶妈所挤出的奶”。

图文来源网络与微信,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欢迎给hopedialogue@gmail.com留言,我们会及时声明和删除。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