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机构预测,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在国内,成为全球王者,亦成为不少人的幻觉。但在中国了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美国,仍然站立在高山之颠。
自世界步入近代和现代以来,曾经诞生的世界性霸主有西班牙、英国、美国。而此前两大霸主,都已经日落西山,其衰亡历史,很容易使人联系到目前的美国。
未来的美国,是逐步衰落,还是走出困境,仍然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国会象西班牙和英国一样衰落吗?
无不死之人,无不衰之国。
曾经的世界霸主荷兰和英国的相继崛起和衰落,令人嗟叹,而当今美国遭遇挫折,是否也意味着其衰落的开始?
荷兰、西班牙与英国曾经的衰落,很大原因,是因为其母体与海外殖民地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以西班牙为例,其16世纪鼎盛时期,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
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种奢侈品消费兴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英国、法国、荷兰的加工业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由于母体经济的残缺,西班牙国内经济缺少自我调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独立建国,或被新起帝国侵吞,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国的衰落过程与此类似,持续两个多世纪成为世界霸主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润行业,才是本土商人热衷的事情。随着法国、德国、美国,乃至后来的日本和俄罗斯均逐步进入现代国家行列之后,英国惟我独尊的“世界工厂”地位逐步被打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资源掠夺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英国也由此衰落。
但是,当今的美国,与西班牙、英国却大为不同。
西班牙与英国在衰落时候日益成为虚体经济,而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不仅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在很多后发国家牺牲农业,造成普遍的结构性矛盾时,美国竟然超越中国、印度、埃及等传统农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美国仍然走在世界前面,而且产业结构非常合理。
西班牙与英国过于依赖海外,其经济是外生性增长的,而美国一直是一个内生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美国与当年的衰落时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国有巨大的不同,这就是美国能够仍然自我调整更新,维持世界霸主的根源。
日、德为什么不能后来居上?
作为美国之后最强大的日、德两国,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性巨头吗?
不能。
从历史上说,日、德两国是一种缺乏先天禀赋的国家,从来都不具备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只能成为次强国。
德国与法国、英国的战争,除了争霸欧洲之外,更主要是争夺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权,而其本源,仍然在于无法解决国内危机。其国内战略调整能力差,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只能依靠掠夺外部资源来解决。所以,德国只能依靠闪电战打垮欧洲一些小国,一旦碰到前苏联这样的真正巨头,则不可避免失败。
日本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岛国,其先天禀赋有限。上世纪上半叶日本侵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正说明日本经济强盛的脆弱性,只有依靠中国的资源,方可立足未来,很多当年侵华的日本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在对华战争之时,既骄傲自大,更有隐藏于内心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说,征服中国是日本无可选择的必然之路。但是,既然历史没有给予日本这个机会,在未来,日本将是一个会被日益边缘化的国家。日本的崛起,只不过是得益于中日之间现代化的时间差,在中国尚处于中世纪乃至半封建社会时,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对于中国有一个体制上的比较优势。日本失去了征服中国的机会,即等于失去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永久机会。
同时,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具有依附性。二战后两国均由美国占领和完成现代化改造,其残余的封建制度,被逐步扫清。美国逐步将其培养成卫星国,他们共同的特性是:高素质的国民及由此造就的丰富人力资源、贫乏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纳入美国的体系,而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不可控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是日本、德国迅速崛的重要原因,台湾、韩国某种意义上也是走的这条路。
先天的缺陷,使日德缺少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纵使美国衰落,日德也无能力取代,新的霸主诞生之后,日德仍然只能成为未来主流经济体的互补性力量,这是日德等类国家的宿命。
均势竞争使新兴国家无法成为中心
新兴国家兴起,并逐步取代传统强国的假设,已经普遍流行。
《全球通史》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曾提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遏止领先”法则: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遏止领先假说被普遍接受,但是,这个假说,存在着一个前提,即起先最发达的社会已经彻底腐朽,失去其调整能力,而相对落后地区能够产生新的,完全不同的文明。
几大新兴国家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要追上美国,尚且需要数十年时间。更何况“月亮走,我也走”,在新兴市场逐步发展的同时,美国也在同步发展,仍然具有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远未到日落西山的时候。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不仅面临着与美国等传统强国的竞争,也面临着新兴国家之间的竞争。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反容易出现均势竞争的格局。难以有某一家远远超越众人,一枝独秀,直追美国。
在未来时代,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传统工业强国,都难以产生如当今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资源与市场等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将使各种崛起力量分化。新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将成为未来经济中重要的一级,但是无法产生一个独立的、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大国。
知雄守雌,为天下溪
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站立山颠,执天下之大象。更在于沉潜于山谷,虚心汇聚天下资源。
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强盛,得宜于全球化与“后暴力时代”,它有两大特征。
其一是,与古罗马与近现代的西班牙、英国动用军队地他国的征服不同。美国更多是借助全球化的进程,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网状的资源整合,这样的整合不需要政府和军队,而是以个体的企业为具体的资源整合的主体。而这种跨国企业,其业务分散在全球,其对于全球的资源利用,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分散的。如IBM,其研发中心设在印度,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其采购中心部分设在中国;而在全球数十个国家,都有销售网络;而从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第一家国外分店开始,其在全球一百个国家共拥有分店超过三万家。
这种资源利用和经济扩张的方式,使美国的影响既随全球化扩展,又不会遭遇到具体的挑战。这与传统的帝国遭遇到殖民地的抵抗即土崩瓦解有天壤之别。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而且是分散的。其主体是跨国企业,而非国家。美国的航空母舰暂时开不到的地方,麦当劳和可口可乐早就到了,这是以前的世界性霸主无法比拟的。
其二是,与传统的通过武力掠夺占领资源不同的是,美国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性。主要通过自由交易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获得外部资源。
与历史上最强盛的任何帝国都不同的是,美国的强盛,并没有建立在外部的扩张之上。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还是近现代的西班牙与英国,其资源依靠武力掠夺,所以一旦武力失败,也失去其资源控制能力。
而美国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国家,其从100多年前开始,即提出极度富有远见的“门户开放”政策,以贸易和交换为主要的资源获取渠道,其海外虽有驻军,却基本没有殖民地。
这种以为交易和互惠而非控制与武力掠夺的新的交往方式,使美国获得了更为久远的利益。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其吸收全球资源的能力非常强大,对于全球的资源控制能力,更多通过跨国公司体现。
在金融领域,美国的十大银行,其投资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国,很多知名的新兴公司,背后都有美国大银行的背影。在基础资源领域,美国大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球石油的流动。在大众产业领域,微软、IBM、可口可乐、麦当劳、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风靡全球。甚至在下游产业链,沃尔玛成为全球数十万家供应商的销售商,以及全球上亿消费者的提供商。而美国,则似乎是一个扩大化的沃尔玛:它本身并不拥有更多资源,但是,却是各种资源的聚汇之地。
在全球500强中,美国企业约占一半,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市场自由度的加强,使这些世界性巨头全球性资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强。
上帝,国家,可乐
美国的强盛,不仅仅在与器物文明,更在于制度文明。
有一本书,叫做《上帝,国家,可乐》,在国家与企业的背后,还有上帝的影子。而上帝,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与文化的象征。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所言,美国的强盛,不仅在于硬实力,也在于软实力。
在商业领域,美国亦仍为全球之王者,在商业文化,商业环境与具体的企业治理领域,均领先于全球。
同时,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为自由的经济体。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和无与伦比的自由精神。美国建成了自由开放的帝国主义,这正是英法称霸世界时,因自囿于欧洲传统的傲慢优越、无法转型而没落的原因。这亦是东亚等富有威权主义传统的国家无法达到的彼岸。美国将现代商业精神发扬光大。
这种自由的经济体,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美国注册的外国公司,当为全球之冠。而在具体的企业层面,很多崛起于美国的商业巨头,能够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楷模,亦体现了在微观运营层面,这些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美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一般低于5%。充分的股权流动性、全民投资与严格的监管等特点,让美国投资者得以在市场原则下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充裕的资本优势让美国公司得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积极拓展全球经营,提高全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式公司强调公司治理、股东利益至上等理念备受推崇。
自我革 命的国家才有希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在亚洲,日本亦是靠改革而腾飞。19世纪后期,日本搞明治维新,中国人嘲笑日本是小国,不愿学革新。后来日本崛起,击败了“老大帝国”的中国。而在二战之后,日本更尽兴了全面改革,彻底扫清了封建残余,打击财阀实力,推行现代文明,由此实现了二次腾飞。
美国能够强盛200年,并且至今不衰,就与其强大的自我内部革新能力有关。未来中国要赶超美国,最大的希望,并非在于硬实力,仅仅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更重要的是软实力。
中 国的改革,日久弥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为中国的现代化的三次重要变革。未来,中国需要第四次大变革,以彻底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实现全面振兴。
为什么在美国撒谎比偷盗更恶劣?
美国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没有信用在美国寸步难行,一个富翁可以破产,但是信用破产就彻底完了。信用重要吗?每有信用连房子都租不了,寸步难行,信用不重要吗?如果一个社会规则或潜规则下信用重要,那么就很重要,如果一个社会规则或潜规则下信用不重要,那么就不重要。
一、钱包忘在图书馆里也不紧张
第一次对美国社会人际之间彼此信任的体会,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小故事。2002年,我在堪萨斯大学读博士学位,因为英语口语不好,参加了一个英语之角的活动。这是学校为提高外国留学生英语水平而设的,里面雇请有美国学生,专门与外国学生聊天。
有一天,我正在与一名美国男学生聊天,他突然说:“坏了,我的钱包忘在图书馆了。”我忙说:“那你赶快回去找吧!”他停了一会儿,说:“没关系,我们继续聊。发现我钱包的人会给我打电话的,因为我钱包里有我的证件与联系方式。”我吃了一惊,对他的回答,半信半疑。
一个星期后,我们又在英语之角见面了。我问他:“钱包找到了吗?”他说找到了,是发现的人给他打了电话。我还是半信半疑,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以后,我经历了更多的事情,对美国人之间的友好与信任就不得不信了。
2005年,我在纽约做博士后研究。一次,去一个画廊看望一位美国朋友,聊了一会儿,他说:“有一个博物馆刚刚办了一个中国艺术展,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我欣然同意了。
到了那家博物馆,我发现是要买门票的。不想我的美国朋友对看门人说:“我是博物馆协会的会员。”于是,我们就被放行了。(精彩请看t.cn/RtSbUE3)我太吃惊了,问:“他们为什么不查查你的会员证呢?仅凭一句话就轻信了?”朋友说:“不是会员的人,是不会乱报的。”当然,我的朋友确实是博物馆协会的会员。
我做博士后研究的地方是著名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有该馆发的工作证,用此工作证,我可以进入美国任何一家博物馆参观而不必买门票。
我每次凭此工作证进入一家博物馆,守门人总是问我:“还有别人与你同行吗?”意思是说,他们也可以给我带来的朋友免费门票。
后来,我离开了博物馆领域,进入大学教书。一次,我又去纽约参观博物馆,我没有了原来的工作证件,但我有在里面工作过的熟人,让他们出来接我一下,还是可以享受免票待遇的,但我嫌麻烦,身上又刚好带有旧名片。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递上我的旧名片(上面没有照片)。不想,守门的同样让我进去了,还问我有没有带朋友来。我心想,这也太容易上当了吧!
2010年,我在佛罗里达州工作。一天,与太太去佛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玩。这家迪斯尼乐园规定:凡外州人(包括外国人)门票是290美元,但佛州人只需要99美元(因为我们交了州税)。在买门票时,我带了身份证,出示后买了张99美元的票,但我太太把证件忘在车上了。如果回停车场去取,起码要花半个小时,因为那个停车场太大,要坐公园的车才能去。我就对售票员说:??“请相信我,这是我太太,我们都是本地人??”。售票员就信了我的话,给了我太太99美元的票。
2015年3月,我们全家去了一家农场玩,那里面有我的小女儿喜欢的小动物。那是个星期六,去农场玩的人很多,我推着女儿的婴儿车,把我们带的东西全放在上面,包括衣服、吃的中午饭、女儿的玩具等。在动物园的门口,我见放着许多婴儿车,也把车放在那里,车上的东西都没有动。因为此时的我,对美国社会已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两个小时后,我回到门口取车,发现只剩下我的婴儿车停在那里,细看了一下,车上的东西一件没少。
二、买了电器、衣服不满意,可全额退款
美国人彼此之间的??“轻信??”,更多地体现在大小商场的服务信誉上。在任何商场买东西,除了食物与一些特殊商品之外,都可以在一个期限内全额退货。我经历过多次这样的事。例如,买了电器、衣服、鞋子或其他商品,回家一用,觉得不好,拿回商场,都给退。还有一次,我为孩子玩的塑料小游泳圈买了一个气管子,付了钱后忘拿就走了。回家后,才发现把东西忘在商店了,立即返回去取,发现他们把气管子放在了退货部,在等我去取。
有人可能会问,商场都这样,会不会给一些人钻空子呢?会的,但钻空子的人毕竟极少。我听说过一个例子,一群美国穷学生想办一个晚会,但没有音响。于是,他们就凑钱去商场买了一套好音响。办完晚会后,把音响退回去,钱一分不少地拿了回来。其实,商场的人也明知有人故意这样做,但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是他们的基本规定,不会为了少数人而改变。
三、关闭银行账户,就凭一个电话
在美国办事很方便,很多事都可以用电话来解决。我早期租房子和后来买了房子,开通煤气、水电、垃圾等服务项目和支付服务费,都只打电话就能解决。这些服务单位在接到我的电话后,只需要核对一下名字、出生日期、社会安全号码、家庭住址、电话等,就行了。而且,我告诉他们是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我心想,要是有人盗了我的这些个人信息,冒充我就麻烦了,但从来没有听到有这样的事发生。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打电话还可以关闭银行账户。我曾经在北卡州工作过,在那里的银行开了个账户,后来搬到密苏里州之后,那个账户里还有5000多美元。不想今年年初,那个银行来信说要增加一项年度服务费,我觉得不划算,就想关闭该账户,但我无法亲自去北卡州,于是就打电话试试问能否关闭账户。对方核对了我的基本信息后,说:“请放心,我们将把你账户里的所有钱做成一张支票,在一个星期内寄到你现在的家里。”
果然,一个星期内,我收到了支票,上面的钱分毫不差。我好像活在梦里,心想,如果真有人盗了我的信息,这些钱还能在吗?
四、美国人认为撒谎比偷盗更为恶劣
述说上面的例子,我并非想说美国是一个“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国家,美国也有诈骗与各种违法犯罪的例子,但总的来看,美国是一个讲信誉的国家,人们普遍彼此信任,因为在美国人的眼里,欺骗行为比偷盗更为恶劣,因为偷盗也许是为了应一时之急,而欺骗则说明一个人的本性。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就很难重建自己的信誉。不仅个人如此,单位或公司也是如此,商场一旦出售假货被发现,不仅要被罚商品价值的百倍罚金,更严重的是,这种做法一旦传出去,结果只有一个——倒闭。
总的来说,美国人很守法,这是因为执法严格而养成的习惯。在守法这点上,我常形容美国人的脑子是“计算机脑子”,不懂得随机应变。在与美国人交往时,我曾试过钻法律的空子,但都得不到任何回应。比如,当我还是学生时,出外找工作想帮补一下生活开支,但由于没有在美国合法工作的证件,美国人办的公司都不雇佣我。而我给一些美国朋友帮忙干活儿,他们给我工钱,我希望能付我现金,这样我就可以不交税了。不想,他们都以奇怪的目光看着我说:“这里是美国,人人都要交税的。”
本网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给hopedialogu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