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基金会举办台湾新南向政策研讨会 (美国之音钟辰芳拍摄)
台湾总统蔡英文上任后全力推动“新南向政策”,希望加强台湾与东盟、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让台湾能摆脱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在前总统李登辉、陈水扁主政时期,台湾也曾推过南向政策,但市场最终仍然流向中国,现在蔡英文再度将台湾分散市场的目标转向东南亚,外界关注这个政策成功的机会有多大。
华盛顿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星期一针对台湾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举行讨论会。
台湾驻美副代表李光章 (美国之音钟辰芳拍摄)
台湾驻美副代表李光章在会中表示,新南向政策是台湾政府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避免依赖单一市场而做出的经济“再平衡”,正如美国版的南向政策,也就是奥巴马总统今年2月在加州阳光地对东盟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美国与东盟连结”(US-ASEAN Connect)倡议一样,两者间或有互补之处,美台可以通过双方的《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谅解备忘录就相关项目携手合作。
李光章也表示,新南向政策并非要取代台海两岸交流,台湾政府也不反对北京的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框架协议(RCEP)等倡议,事实上新南向政策不排除未来台海双方可以就相关议题进行对话与协商。
与会专家也认为,尽管这个政策不是没有挑战,但台湾政府对这个政策的定位以及当前的国际情势,都可能增加这个政策成功的机会。
《外交家》(The Diplomat)网站副编辑普拉山·帕拉梅斯瓦兰 (美国之音钟辰芳拍摄)
《外交家》(The Diplomat)网站副编辑普拉山·帕拉梅斯瓦兰(Prashanth Parameswaran)说,他才参加了北京的香山论坛,与会的东南亚国家对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反应极为正面,只要台湾政府定位正确,北京不应该成为阻碍。
帕拉梅斯瓦兰说:“台湾宣传这个政策的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台湾的做法正和它应该被宣传的一样,因为许多国家都到东南亚来,台湾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它并非零和游戏,而是所有国家都能因此而受惠。尤其对中国来说,它在此地做的任何事规模都要明显地比台湾还巨大,所以难以想象它会对台湾感到威胁。”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杰夫·史密斯 (美国之音钟辰芳拍摄)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 对印度与中国关系有深入研究。他说,印度总理莫迪在上任之初原先希望为印中关系翻开新页,对中国采取温和立场,但阿鲁纳恰尔邦的领土和边界争议、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在印度周边尼泊尔及斯里兰卡的扩张,以及阻挠印度加入核供应集团国(Nuclear Supply Group)等问题,都让莫迪开始对中国改采较为强硬的态度。
史密斯说,印度是台湾新南向政策的目标市场之一,它目前只是台湾排名第19的贸易伙伴,双方应该还有许多贸易增长的空间,虽然印度持一中政策,不过从印度让达赖喇嘛和美国驻印度大使维马尔相继访问被中国称为“藏南”的达旺地区的作为来看,未执政前即与台湾交好的莫迪,看来已经有更多信心面对中国的压力。
史密斯说:“在许多议题上,我认为莫迪总理都在挑战极限,对中国采取传统式的权力平衡活动,虽然这对印度与台湾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上的合作能提供多大机会还需要观察,但我会说,它的前景要比以往来的更加光明。”
民进党驻美代表处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彭光理 (美国之音钟辰芳拍摄)
民进党驻美代表处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彭光理(Michael Fonte)说,蔡英文总统是一个聪明人(a smart cookie),她是经过多年准备才推出新南向政策,虽然许多人担忧中国因素可能影响这个政策的成败,但他认为美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鼓励东南亚国家加强与台湾的经济联系。
在就职演说中就曾宣示将推动新南向政策的蔡英文政府,在8月间通过新南向政策纲领,揭示新南向政策的短、中、长程目标及行动准则。
9月5日,台湾行政院宣布新南向政策计划正式启动,从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与区域链结4个方面着手,希望与东南亚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新的合作模式。
新南向政策的目标市场涵盖18个国家,包括东盟10国以及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不丹和尼泊尔等6个南亚国家,还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亚洲週刊最新一期封面专题是:蔡英文南方之梦,东南亚解读台湾新南向政策。蔡英文就职台湾总统,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加强与东南亚和印度的经贸关係,改变过于依赖中国大陆市场的局面。人口逾六亿的东盟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中国大陆。在东南亚,越南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国家,由于中国大陆与越南的恩怨情仇,不容易受制于大陆,加上越南的前景看好,被视为最适合台湾拓展空间的国家。台湾电子商务业者积极布局东南亚。
台商和东南亚的关系如何?
台商在八零年代至九零年代曾是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主要投资方,一九九零年中国大陆经济崛起导致台湾资金纷纷转向大陆,在东南亚的投资明显减少。十年后大陆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促使台湾资金开始往外撤,东南亚再次成为台湾企业的着力点。二零一四年,台湾在东南亚的累积投资则高达八百三十六亿美元,这显示东南亚长期来还是台湾企业较喜欢的投资点。当台湾要改变过于依赖大陆市场的局面时,东南亚将会是台湾产品进军的重镇。
蔡英文上台对两岸关係会有哪些冲击吗?
由于蔡英文才刚提出两岸论述,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在大陆压力下调整,换言之,两岸协商机制中断几可预期。中国大陆如果採取抵制行动,会让台湾因两岸稳定所带来的和平红利顿时消失,对台湾困顿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台湾政治学者朱云汉表示,两岸协商机制一旦中断,很多有待谈判的协议可能也谈不下去了。
北京方法如何看待蔡英文的总统就职演说?
北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一位官员私下透露说,其实他们从蔡英文就职演说的两岸千字论述中,感觉到她的「用心」,她有「退让」、「妥协」,可以「收货」。这位官员透露说,五月二十日上午,蔡英文就职演说,下午多位北京学者在评析蔡演讲的谈话中,普遍给予肯定的评价。但随后新华社发出中共中央台办和国台办负责人的谈话,在第二天国台办和海协会的谈话,立场就更明确,更强硬了,北京明确告诉蔡英文,在「九二共识」标竿下,不能模糊以对而蒙混过关。亚洲週刊从北京获悉,兼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于二十日当晚,作出最新指示,再度划出两岸关係清晰底线唯有「九二共识」。
除了封面专题之外,本期亚洲週刊还有哪些其他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週刊还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越南,三天行程突显重要性。他宣布全面取消对越武器禁运,被指是作为越南允许美军停靠金兰湾的交换条件。菲律宾新总统对华态度软化,美国更看重越南在南海的作用。
前外交部長黃志芳(左,吳逸驊攝)將為準總統)蔡英文執行「新南向政策」(顏麟宇攝)。
林若雩觀點: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牛肉在哪裡?
實質而言,各項挑戰都有可能將一一呈現,小英總統2015年她在美國CSIS智庫提出的「新亞洲價值」,指深化民主、自由選擇、永續創新、和平解決衝突,是亞洲國家應該努力的方向,強調台灣應努力成為「新亞洲價值」的典範。新政府外交工作的重點是「新南向」,並在疾病防治、災害救援、學術專業交流上發,揮更大影響力,增加國際參與。可說小英的主張對於大多數西方與亞洲國家、政府,主張實施民主的、政黨、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等,均可獲得很大的支持;但在中國等未實施民主的國家,特別是仍然迷信威權獨裁的國家控制力量;尚未實施民主的發展中國家,以及國內對中國市場仍懷抱高度期待的商界人士,便有不同見解,並重覆主張不可放棄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這樣的想法見解,卻可能進入中國要求臺灣接受「九二共識」、「中美選邊」、「有你無我」的零和思維模式。
小英總統並非不了解外界質疑「新南向」與過去南向的不同?但已有所準備與實施『新南向』政策的重大決心,提出新南向政策的背景,除注意到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變化外,也反映台灣這20年來社會的改變,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提及「台灣已經有非常多『東協元素』,包括50萬東協移工,20萬東協新娘,其第二代都成長了。」台灣應該善用這些優勢,進一步連結台灣跟東協這些國家。
東協十國加印度,台灣必須爭取的伙伴
首先分析經濟力,依據世界銀行統計,東協6億5千萬人口排名全球第三,國內生產毛額合計2.4兆美元,名列全球第七,且已於2015年底建立「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南亞印度13億人口,排名全球第二,國內生產毛額合計1.9兆美元,名列全球第10。東協與印度因為勞動成本低,又擁有廣大且年輕的勞動力,2014年東協五國的經濟成長分別為:菲律賓6.1%、越南6.0%、馬來西亞6.0%、印尼5.7%與泰國0.7 %,印度則為7.2 %。IMF 2015年8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亦指出,東協及印度在擴大內需的支撐下,企業獲利仍維持強勁成長,將是亞洲及世界經濟成長的驅動器。東協十國與印度,也都是台灣必須爭取的合作伙伴。
其次,依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中國正在推進「由出口主導邁向內需主導」的經濟結構改革。隨著適齡勞動人口的減少和工資上漲,過往「世界與亞洲工廠」維持2位數字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2016年增速將比2015年下降0.4個百分點,降至6.5%,而2017年預計將放緩至6.3%,低於中國政府預定2020年之前目標的「年均6.5%以上」。
中國經濟放緩,亞洲各國需要自主增長
可能讓中國更加沮喪的是,亞洲開發銀行預期,作為取代中國的亞洲經濟的火車頭,影響力提升的是印度。該國增長率2016年將略微放緩至7.4%,但2017年預計復甦至7.8%。亞洲開發銀行甚且認為,印度總理莫迪政權推動的結構改革將吸引對印度投資,同時,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事業將成為成長的推動力。此外,東南亞也將保持5%左右的增長。在外部環境嚴峻的背景下,菲律賓內需表現堅挺。而在印度尼西亞,政府的財政刺激將支撐經濟。結果,隨著中國經濟的放緩,亞洲各國越來越需要摸索自主的增長機會。人口達13億人的印度、超過6億人的東協將成為不亞於中國的巨大經濟圈。
再者,以戰略與區域安全角度而言,全球重要大國美、日、中國、歐盟,無不使用所有力量來拉攏東協與印度。例如,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職時首先訪問東協、一年內已遍訪東協十國,美國總統歐巴馬強力與東協釋出善意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兩人也「二一添作五,一人訪五國」一個也沒有漏掉,遍訪了十個東協國家。東協十國於1967年成立將近五十年以來,於國際與區域的迅速發展為眾所目睹,美國總統歐巴馬由2009年起,每年與東協十國領導人於紐約召開「美國-東協高峰會議外」,美國推動的TPP已有四個東協成員國(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參加。而中國則指陳美國此舉係在分化中國與東協的關係,並於南海議題採取針對中國、挑撥情感的做法。然則,東協採取避險式的「雙邊下注」(Hedging),也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中國也參加由東協主導的RCEP,也期望此「十加六」機制加速完成。
馬政府以八年時間大力推動ECFA與兩岸合作,換來的是年輕世代的不信任,引爆太陽花運動並進而失去政權,於執政最後一個月尚且不厭其煩向新政府下指導棋,致使國際社會感覺訝異而嘖嘖稱奇。相對而言,小英總統沒有 「633」,華而不實的「捐薪半數」宣示。 蔡英文的「新亞洲價值」,有理念與實踐,強調亞洲正從威權主義蛻變到民主價值,亞洲的民主在崛起,亞洲的價值在改變,新亞洲價值正在形成,台灣將在其間扮演關鍵角色,誰曰不宜。
一言以蔽之,「新南向」除了「有意義的參與外」外,東協十國與印度確定是我國開拓對外關係的重心,「新南向政策」當然是蔡總統全球外交政策的重心,此不只是符合迫切的國家利益需求,同時也符合目前全球與區域的發展趨勢。未來集結政府與民間力量,多元化、多面向、多贏,不僅於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經貿與金融進駐,不只有萬般準備牛肉在哪裡,還有配料與湯頭,可以期待「新南向政策」當然會按步就班,與時俱進。
*作者為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全英語學程副教授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說明新政府新南向政策。
新政府520上任後將力行「新南向政策」,推動我與東協、印度等國關係。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今(13)表示,「新南向政策」是一個以人為核心概念的台灣新經濟戰略,新政府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與國家級「東協與南亞研究智庫」,全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另外,還要建立獎學金計畫,促進雙方人才交流培訓,協助產業前進東協與南亞。
「新南向政策」:以人為本的新經濟戰略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去年9月22日在民進黨黨慶「外交使節晚會」中,首次拋出新南向政策,引起國內高度重視。新南向政策現已大致成形,今由黃志芳在今中常會進行報告,並會後向媒體轉述政策內容。
黃志芳表示,新南向政策的特色,在於這不是以經貿數字為追尋目標的政策,而是以人為核心概念的台灣對外新經濟戰略。希望五年為期,推動台灣與東協與南亞國家的人才、產業、農業、投資、文化、觀光、農業等各項密切雙向交流合作關係,建構與東協、南亞國家21世紀新夥伴關係。
雙核心推動新南向政策: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國家級研究智庫
黃志芳說,新政府將推動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提高決策層級,主要工作包括商情資訊蒐集及國際連結。目前辦公室設立層級、負責人都還沒確定,定位與詳細運作還要進一步規劃。
另外,新政府也將推動成立國家級東協及南亞的研究智庫,邀請東協與南亞的意見領袖參與智庫討論,並擔任智庫董事,讓智庫成為真正具有東協和南亞元素的智庫。智庫將來主要工作語言是英文。智庫也會發揮整合平台功能,讓國內業者、NGO、東協印度台商等,都能溝參與制度討論,作為推動新南向政策重點的工作。
整合大型東協及南亞的獎學金計畫
黃志芳說,新南向政策是以人為本的新經濟戰略,人才問題處理好,才能在國際上擴大台灣的優勢。未來人才培訓部分,將整合國家各種獎學金計畫,甚至投入資源,整合成大型東協及南亞的獎學金計畫,讓雙方優秀人才交流培訓,培養的人才,也能在最快時間支援產業界,協助產業界前進東協和南亞。
他表示,新南向政策受到國內重視期待,這段期間,民進黨也與許多國家進行討論。當全世界都積極在東協、印度布局時,台灣也不能落後國際趨勢。東協未來在基礎建設非常龐大,許多國際投資銀行和主要國家,包括日本、美國、歐盟等,都在加碼協助東協進行基礎建設,這對國內業者是很重要機會,新政府將來會積極透過各種連結,協助業者爭取東協基礎建設工程。
他說,以台灣地理位置和條件,東協和南亞國家不但是重要海外市場,也是最好經濟、文化夥伴,在台灣面臨重大經濟挑戰時,必須勇往直前,以海洋國家精神,透過新南向政策,為了台灣經濟開創新格局。
图文来自网络、美国之音中文网、法广新闻网、風傳媒、今日新闻网,本网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