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寺庙神社的参观费越来越贵

奈良的东大寺、日光东照宫、平泉的中尊寺,日本全国各大知名寺庙和神社今年春季的参观费用等纷纷涨价。涨价的直接原因跟社会上一样,是各项物价和人工成本上涨,但背后也有保护文化财产、应对过度旅游等各种特有负担增加的原因。在严峻的财政状况下,日本一些寺庙和神社也不断采取新举措,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游客数量恢复

  5月长假过后,聆听老师讲解的小学生团体、拍照留念的外国人等来到日光东照宫(栃木县日光市)的游客数量正从新冠疫情带来的萎缩中顺利恢复。尽管游客数量恢复了稳定的光景,工作人员却面色严峻。因为“不得不24年来首次涨价”。4月起,普通参观费用涨价300日元,高中生以上涨到1600日元(约合人民币74.65元)。

最近4~5年,日本寺庙和神社的参观费用等的涨价趋势进一步扩大。2023年春季,金阁寺(京都市)涨价。6年前刚刚涨价的东大寺(奈良市)在2024年春季再次调整票价。原因是电费、燃料费增加以及内部设施维护所需材料价格上涨。4月,四国八十八所灵地(香川县善通寺市)提高了领取御朱印(红色印章)时支付的“供奉费”。各地也在纷纷调整护身符的“初祭费”等。

  人手不足也是涨价的原因之一。日本地方上人口减少,城市地区也面临着与其他行业争抢人手,导致寺庙和神社的事务性职位的薪资趋于上涨。后辈不再继承寺庙和神社,新的接班人也在减少。有工作人员表示,日光东照宫也是“一个人要胜任多个工作。当地无法集聚人才,职员住房费用也增加”。

  有的寺庙和神社还担负着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职责。包括日本国宝在内的重要文化遗产需要修缮时,虽然一部分可获得补贴,但很多都需要由寺庙和神社自己承担费用。金箔和漆等材料费用也出现上涨。应对修缮工作的日本文化遗产建造物保存技术协会(东京都荒川区)指出:“指定的重要文化遗产越来越多。根本忙不过来,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开始着手修缮”。在旅游相关人士看来,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宝贵资产。但应该留给后代的遗产,如果向公众开放的话,就很容易遭到损坏,这是个两难问题。

  采取措施防范过度旅游

  如果来访者增加,就需要加强安全防范、防灾措施。东大寺曾遭到涂鸦、被泼液体,附近还发生过火灾,该寺把加强防范措施列为门票涨价的原因之一。高野山所在的和歌山县高野町3月表示,作为应对过度旅游的举措,将开始讨论引入“进山税”。高野町表示:“镇上的居民减少,停车场和卫生间等的维护负担很重”。 

  物价和人工费上涨同样波及到了没有门票收入的普通寺庙和神社。东京都内的一座寺院透露:“舍利塔的木材、护身符的材料费等也在上涨”。虽说都是以信仰为主,但寺庙和神社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主要靠施主的葬礼和法事布施的寺庙,有经营墓地的寺庙,还有依靠祈祷费等收入的神社。但地缘和血缘关系越来越淡化,即便是知名寺庙和神社,也无法安然度日。

有些知名寺庙和神社已开始采取对策。神田明神(又称神田神社,东京都千代田区)2018年在院内开设了文化交流馆。大厅和餐饮的运营委托给租户,采用与神社方面合作的形式。有专家指出:“通过举办活动等,向依靠人流量来经营的模式转型,是生存下去避不开的课题”(JTB综合研究所的执行董事河野Mayu子)。

筑地本愿寺(东京都中央区)从约10年前就开始实施改革。新设的咖啡店开门前就有人排队,还在寺庙附近的银座开设沙龙。据称每天的参观人数几乎是10年前的3倍。该寺还推出了网上法事。“打算把改革中获得的经验回报给宗派内部”(副宗教事务长东森尚人)。

  日本文化厅的宗教统计调查显示,全日本的寺庙和神社的数量为16万座左右,呈现出缓慢减少趋势。虽然寺庙和神社的运营基础、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可以从根本上采取多种措施的寺庙和神社,和不能采取措施的寺庙和神社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河野Mayu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转自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