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制已经成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障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文丨张赋宇
百思不得其解,以今天中国经济的体量,在今天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竟然还搞外汇管制。
外汇管制,就是政府通过强制手段控制外汇,说白了,就是在国境线上修筑了一道货币围墙,进入这道围墙的外币,统统上交。除政府外,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自由持有外币,更不能拿着外币满世界跑。企业外贸所得的外币要交由政府控制,进口所需外币再由政府批准。
交由政府管着,看起来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那大问题在哪里呢?当政府钱不够花需要印钞票的时候,你得忍着,通货膨胀了,你不能自由选择其他货币。此外,你还得面对这样的极端情况:如果政府要没收你的财产,你只有举手投降。因为,你的钱跑不出这个货币围墙的。
这么说,马云、王健林有钱,仔细想想也不完全是他们的。因为如果你还不能完全自由地支配你的财富,那这财富不能完全算你的。从这个角度看,马云、王健林和巴菲特、李嘉诚还没法比。人家的财富可以全世界自由移动,自由兑换,完全由财富的主人自由支配,但马王做不到。
嘿嘿,这么说,我们没人家有钱的人,心理是不是也平衡了一小点。
不过,可别穷开心了。富的人,通货膨胀虽然会导致财富蒸发得多,但影响不到他具体的生活。穷的人,本来钱就少,通胀一来,生活就困顿了。
缅甸在奈温政府时候,曾针对华人搞过三次废币运动。当然,废币运动的前提是外汇严格管制。华人有钱,那宣布货币作废,损失最大不就是华人吗?一举两得:政府乘机劫财,还煽动了缅人的爱国情绪。前两次,果然如此,华人损失惨重,缅甸人开心坏了。但第三次,因为有前两次的教训,华人平时有意把货币资产化、买入黄金或偷偷换成外币。到1988年第三次宣布货币作废的时候,华人损失虽然也很大,但吃穿不愁。缅人呢,本来就没几个钱,宣布货币作废马上就没钱买吃的了。这一次,缅人不干了,他们走上街头,推翻了奈温政府。估计,以后缅甸政客再也不敢拿货币开玩笑了。
世界上大多数政府早已不搞外汇管制,只有少数几个政府在搞,而少数政府中,大多数其实只是柔性管制。
那有的政府为什么热心外汇管制,它的好处在哪里呢?在这里:在必要的时候,比如遇到财政问题,或者政府需要投资,它可以印钞票,从国民那里“借”钱,通货膨胀就是“借”的方式。这样,政府永远也不会破产,执政党更不会有财政问题。要有问题,也只有民众的口袋先出问题,政府财政才可能出问题。要不然,可以在外汇管制和武力强制的双重保障下,不停地印钞票。像津巴布韦那样,直到本国货币完全破产。[1]
津巴布韦币,数数有几个零?
外汇管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关门打狗。哪个富豪不听话,可以随时收拾你。你的钱还是人民币,跑不掉。这样,外汇管制也是管制有钱人的手段。
那如果不要外汇管制,又有哪些好处呢?这些好处当然是对民众所得。第一是政府不敢乱印钞票,你要敢乱印,我就换持其他货币,国民都不要你的钞票,让你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国民对财产的安全感将会增强。这个财富真正是属于我的了,我会有长远打算。所以,如果放开管制,对中国而言,一定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
国家搞点外汇储备,必须的。但是,不能用管制外汇的手段进行,而是应该用国库资金买进,真金白银。中国作为世界GDP第二的大国,进出口占了GDP总量三分之二的体量,即使没有外汇储备,问题也不大。核心是本国国币的稳定。外汇持有越多,吃亏越大。因为其他货币信用好的国家,用纸换走了你的财富。当然,这也是对“信用”的回报吧。
为什么我们不断鼓励出口,而对进口商品收很高的税呢?因为我国外汇储备机制是出口所得外汇上交,进口所需外汇需要申请和审批,贸易顺差部分,直接开印钞机对冲。这比干什么都强!政府怎么可能不鼓励出口呢?
在外汇管制背景下,永远只会有贸易顺差。因为,政府不需要逆差。我相信今天的朝鲜,也不会是逆差。中国如果一直外汇管制,也永远不会出现逆差。
有人说,如果现在放开外汇管制很危险,一定会发生大量资本外逃。但这得有前提:对中国没信心。资本外逃无非两种情况:货币大幅贬值,或者政治环境变恶。
第一种情况,如果政府不乱发钞票,你的钞票是保值的,谁又吃多了非要持有外币呢。说不定人民币成了人家的储备货币呢。
第二种情况,正好说明放弃外汇管制有好处,因为它反过来制约政府不能乱作非为,必须创造好的政治环境。
外汇管制,已经成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障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在改革开放整整两代人之后,我们需要在国际上建立起真正的信心,我们需要拆除外汇管制这个障碍。
图文来源网络与微信,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欢迎给hopedialogu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