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慈禧怎样扳倒胡赵总书记?

中共十三大是以改革开放著称的大会。Zhaozy在政治报告中说,新旧体制正在交替,许多制度尚不健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还有市场,僵化思想仍然束缚着一些同志的头脑,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很不满意。我们要正视它努力去消除它,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国际政治风云变幻,面临挑战紧迫严峻。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重提政体改革激发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许多学生要求举行自由选举参加竞选,但是选举的诸多限制违反普选原则,引起学生极大不满。12月初,学潮从安徽爆发漫延到上海杭州南京成都西安天津长沙。北京市委《北京市关于游行示威的若干暂行规定》,加剧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的不满,大规模的学生游行终于在北京爆发。学生提出发展社会民主,保障人权公民权利、开放言论自由等政治改革口号,把矛头直接指向四项基本原则和一党专制。

12月8日中总书记胡主持书记处会议提出三点估计,第一,全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第二,目前学生出问题说明民主生活有问题。要改革要改善,民主是个世界潮流。第三,引导学潮不要压不要顶,不要放任自流。国务院总理赵发言认为学生提出的好意见要采纳,要求民主这类事件今后还会有,我们不能禁锢搞得鸦雀无声,像东边邻居(指朝鲜)那样。会上,赵介绍了政体改革研讨情况,万里在会上说民主是世界潮流,台湾、菲律宾、南朝鲜民主的发展,对国内也会有影响。我们缺乏与社会对话的本领,我们要学会与社会对话。

12月中旬以后学潮漫延趋势。12月24日,中央三直机关党委召开联合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会上说,学生闹事借民主自由和反官僚主义作文章,出现串联出现违反宪法口号,第一次直接攻击邓小平同志。他认为学生闹事原因一是西方舆论,二是港台舆论,三是中共内部搞自由化。书记处书记胡启立说,形势不会发生大的动乱,闹事的只是少数搞自由化的人和少数四人帮残渣余孽,不能掉以轻心要慎重对待。国务院副总理李讲北京闹不起来,全国就乱不起来。要争取大多数人,孤立与暴露坏人,要积累经验来进行这场斗争。

党内元老对胡不满。12月27日,邓力群、王震、胡乔木、彭真、薄一波、余秋里、杨尚昆七人一起到邓小平家里,认为胡姑息学生领导无力对学生手软,应对当前局势负责。12月30日,邓小平在家中召集胡赵万里胡启立李何东昌谈话说:“凡是闹得起来的地方,都是因为那里的领导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 ,是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从中央到地方思想理论战线丧失了阵地,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放任态度,好人得不到支持,坏人猖狂得狠。”邓小平点名批判了方lizhi、王ruowang、刘binyan,说要坚决把这些人开除出党。邓说:“这些人猖狂是党中央里面有保护层。”不点名批了胡。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专政手段不但要讲而且必要时要使用。

邓小平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民主,不能搞三权分立,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党的领导,十亿人民没有凝聚中心,党也就丧失了战斗力,那样的党连个群众团体都不如,怎么领导人民搞建设?邓小平这段话是给赵敲警钟。邓小平认为如果将来老人不在由胡主持工作,中国自由化肯定要泛滥。他说:“对自由化采取放任软弱的态度,是作为总书记的根本弱点。”“现在外面有人说耀邦是党内的开明派,打着他的旗子反对我们。”

胡1985年5月同香港《百姓》杂志主编陆铿谈话,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的情况。陆铿发表《胡访问记》赞扬胡,批评保守势力。邓小平说:“陆铿打着奉承耀邦的幌子反对我们!”“这几年我如果有什么错误的话,就是看错了胡这个人!”想把他换下来。有一种说法是胡同意十三大后邓退休,一句话得罪了所有党内元老,因为一旦邓小平退下来所有老人都得退下来。老人们重返工作岗位屁股还没坐热,从维护自己利益出发,他们也不能让邓小平退休。

胡想到将镇压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好干部彻夜难眠。经过反复思考,1月2日,胡写信给邓提出辞职。1月10日至15日邓组织生活会批判胡“六点错误”,胡违心作《我的检讨》。16日,政治局会议决定接受胡辞去总书记职务;推选赵代理总书记。当晚中央电视台播出公报说,胡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违反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在重大的政治原则上有失误。

1986年12月27日,赵听取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汇报时谈到,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存在各种利益集团;改革就是要调整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使之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国最大利益集团是中共本身,中共最根本利益是保证对中国政治权力的垄断。这个党宣称是中国最广大民群众的代表,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却坚决坚持一党专制权力。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最根本一条是坚持中共领导,任何人背离反对或企图改变中共专制邓小平都不会容忍,不惜使用武力打压。邓小平老人集团发现胡改革动摇老人政治,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搞下台,几年后赵被罢黜也证明了这一点。

邓小平理论就是两句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但是改革严格限定在加强党领导框架内。1987 1月28日免去主张“宽松、宽容、宽厚”的中宣部长朱厚泽的职务。 1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谈话,各级党组织立即 组织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头面人物做出组织处理,王ruowang、方lizhi、刘binyan被开除党籍。

赵利用各种机会使“反自由化”降温。1月15日到19日全国省长会议上讲话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搞活,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反自由化不能影响改革开放搞活,不能影响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他提出“四个不变”:全面改革方针不变;对外开放方针不变;现行城乡经济政策不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方针不变,不要犯反“精神污染”时扩大化全盘否定错误。

1月28日,赵在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会议讲话说,热衷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改变社会制度改变四项基本原则的是极少数;精通马克思主义自觉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上,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人也不多,还说有些人对改革没有兴趣。这些话锋芒所指胡乔木邓力群等反“自由化”左派。1月28日,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强调“这场斗争严格限于党内,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进行,不要联系经济改革的政策、农村政策、科学技术研究、文学艺术风格技巧的探索,以及人民日常生活”。赵一直做总理对耀邦和胡乔木邓力群理论之争不感兴趣。耀邦辞职赵主持中央工作后,赵就成为他们主要对手。

2月5日,邓小平组织赵万里胡启立薄一波杨尚昆五人小组,这种做法违反党章规定。自恃有人撑腰的胡乔木邓力群根本不把赵看在眼里,中宣部组织“左派”掌控媒体力图把反“自由化”扩展到各个领域。赵说邓力群胡乔木王忍之代表僵化教条主义者势力,多方制造舆论施加压力,力图改变中央对反自由化的基本部署。1987年年初,邓力群在中宣部组织“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央写作组”,中央写作组连篇累牍地在报上发表文章,断章取义无限上纲独断专横。

3月10日上午,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赵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由薄一波汇报十三大人事安排情况,邓力群汇报反自由化斗争情况。会议决定点名批评思想界12个人。赵不同意。邓力群想从赵秘书身上打开缺口,证明赵重用“自由化”分子,证明赵主持的政治体制改革研讨是在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以离间邓对赵的信任,搬掉赵他们反“自由化”的最大障碍。搬掉了胡再搬倒赵,邓力群有可能在十三大上登上总书记宝座。

邓力群直接向赵发动进攻。3月15日,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结束赵讲话。赵说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情况已经开始扭转”时,邓力群插话说:“有人说自由化受到了批判,干自由化的没有问题。”赵微笑着反问道:“老邓,你的意思是不是认为现在搞的承包、租赁和股份制都是搞资本主义?”这一问问到了邓力群的底牌无言以对。

邓力群靠反“自由化”吃饭,赵控制反自由化运动,邓不甘心受赵划定范围的限制,千方百计要打破这个框框。4月6日到12日,邓组织《红旗》《光明日报》《文艺理论与批判》三家报刊,在河北省涿州召开 “组稿会议”,会上定了批判文艺界100多人,要进行第二次拨乱反正。赵严厉地批评王忍之说,“你拨谁的乱?反谁的正?”王忍之说:“是我偶尔失言。”

1987年3、4月份,邓力群左派变本加厉,进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赵,在各种会议和各种场合大批“干‘自由化’的”。28日上午,赵来到邓小平家作了一次长谈。赵建议7月1日重新发表1980年邓小平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表示同意七一重新发表他的“8·18”讲话。

 

图文来源网络与微信,本网综合编辑。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欢迎给hopedialogue@gmail.com留言,我们会及时声明和删除。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