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家中国国有企业成立了“人民武装部”,恢复了毛泽东时代的做法。军事专家认为,这反映了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对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以及经济持续低迷的担忧。中共不断加强国防动员,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以达成以群众治群众、军国一体的效果,为可能爆发的国内外冲突做准备。
人武部在中国多家国企死灰复燃
据中国澎湃新闻报道,9月28日,上海市国资委下属上海城投集团成立人武部,隶属解放军的上海警备区直接领导,军地合力强化党管武装,把民兵建设纳入企业发展一体筹划。
此外,8月31日,武汉农业集团成立人武部,成为今年初以来武汉第9个成立人武部的国企;8月1日,广东惠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人武部;6月16日,江苏南通海安市城建集团成立人武部;5月25日,内蒙古蒙牛集团人民武装部举行揭牌仪式举行等等。
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在中国并非是新鲜事物。中共建政后,在1950年6月建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人民武装部。1954年6月,县人民武装部改称兵役局。1958年4月,撤销兵役局,恢复人民武装部。人武部分布于各省市区县及乡政府和企业,负责征兵、组织和训练民兵、动员民用经济资源以支持军事行动、管理各地轻武器仓库等等。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人武部变得不太活跃,逐渐淡出外界的视线。据中国《解放军报》2018年的报道, 1960年代,中国民兵最多时超过2亿人。后来经过不断的压缩和调整,改革开放初期,民兵人数达到3000万人,现在为800万人。
美国智库和平研究所(USIP)中国项目的杰出学者施道安(Andrew Scobell)对美国之音表示,虽然人武部再次出现不一定意味着中国正在为战争做准备,但人武部的死灰复燃的确显示,中国似乎正在重新军事化(remilitarizing)并成为一个卫戍国家(garrison state)。
“这确实表明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正变得更加按照军事方式组织起来。这对中国公民来说是一件既奇特又沮丧的事情。如果你是中国公民,你是否希望你的国家变成一个大型军事堡垒?我认为不会。”他说。
美国国防情报局前东亚国防情报官员、现任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韩力(Lonnie Henley)对美国之音表示,他还不清楚现在的人武部(PAFD)是不是对国企已有的军事代表办事处的扩张。
韩力说,“许多国企之前已设有军事代表办事处(MRO),特别是那些从事交通运输或制造专门军事硬件的公司。”
他还担心人武部将来有可能扩张到私营企业。他说,尽管私营企业不是地方政府的一部分,但考虑到中共已经在其中设立了党委,接下来也有可能。设立更多人武部。
“中共已经努力了20年,来寻找动员民用资源的适当法律和官僚结构,而私企是这个问题中最棘手的部分。因此,我当然不会排除私企中出现人武部的可能性。”韩力说。
除了扩建人武部,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多地出现国防动员办公室。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当局提高从平时到战时转换能力的一部分。
转自 美国之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