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民主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

2025年8月12日下午1:00--3:00,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在党部的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上做了关于“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精彩演讲,重点讲解了二战中抗日战争、亚太战区、太平洋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和美军战史,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等导致二战的思想反思等, 还讲解了自民党史。

参加本次民主自由研讨会的党员名单如下:

戴瑞亨、林玉锦、谢弘、林仁、张宇翔、杨靓雯、徐田浩、储戈钧、鲍成才、贾立元、邹东军、王凡、王德梅、李凤荣、许士泉、傅晓斌、谢爱卿、吴向文、吴丽敏、潘春萍、陈厚平、薛金平、许秀朱、陈元兵、李登喜、卢忠秀、常珂、裴超华、朱小冬、林志刚、尹会敏、赖生文、卢统金、陈圆、李永琪、兰芳、祝小雅、李章顺、尹彦君、张军、孙洁。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在党部的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与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与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与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与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与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参加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的部分党员代表合影
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陈明先生在党部的民主自由理念研讨会上做了精彩的演讲

国民革命军主要战役(来源:维基百科)
淞沪会战(来源:维基百科)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八一三之役或上海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
日,是中华民国和大日本帝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是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
黄浦江,后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在中国上海市区内河段,吴淞江习称为苏州河,简称“淞”),“沪”
是上海的简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于8月13日进攻上海闸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次日
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态将会一战。这标志着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由华北地区冲突升
级为全面战争。日本时为列强,开始全国动员进入全面战争。日本大增公债发行,并发起全国“消费节
约运动”。
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在南方又集中兵力约28万人,陆海空三军联合猛烈进攻上海、南京地区。上海
是中国当时首都南京门户,又是中国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国民政府在此地指挥军队顽强抵抗。前
线官兵表现英勇作战精神,在日本军猛烈炮火下牺牲巨大。日军原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想在三个月内
灭亡中国,没料到在上海地区战争持续三个月。中国军队以硬打硬拼式单纯防御,来对付优势装备日本
军,在战略上不利;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陷上海。华界受到破坏待日后重建,而上海未受战火波
及的租界一带,战后则进入“畸形繁荣”的孤岛时期。
淞沪会战战后统计(来源:维基百科)
依日方统计:淞沪战场阵亡9,115名,负伤31,257名,合计40,672名。根据日本防卫厅所著作的《中国
事变陆军作战史》表示,日军实际伤亡是98,417人,日军公开发布的4万多人明显缩水。何应钦个人统
计:国军死伤约187,200名。这次战役,日军伤亡6万多人,被中国军队击毁、击伤飞机120多架,舰船
20余艘。日军仅第3与第11师团的作战伤亡人数都突破14,000人,而第9师团作战仅一个月伤亡人数就
至少有12,360人(然第3、第9与第11师团伤亡都绝对不仅于此,因至10月22日日本陆军就输送至少
6,275名补充人员至第3师团,10月31日该师团定员却依旧欠缺3,176人,接着有3次接收补充状况不详
,日本陆军本土留守单位又于11月15日与11月20日这两日各输送一批补充人员到第3师团,分别为424
人与1,713人,考虑有大量轻伤现地住院者与伤愈返回单位者应不在补充范围内,第3师团伤亡或可突破
2万,与第3师团同时参战的第11师团伤亡状况应大致相当,至于第9师团方面,其经理部在1938年1月
编撰的资料显示该师团自1937年9月上岸至37年底这3个月内承受战死伤人数累积多达3万,绝大多数应
被国军毙伤于上海阵地作战)。计淞沪之战前后3个月,日军死伤逾10万人,中国军队浴血苦战,尤以
八百孤军之困守四行仓库。
太原会战(来源:维基百科)
太原会战是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二战区与日本军队在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
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包括天镇战斗、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以及广灵、
灵邱、崞县、原平等战斗。
太原会战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日本华北派遣军寺内寿一大将,朱德
第十八集团军配合第二战区作战。
这场战役结束后中国政府在华北、西北的大规模战事宣告结束,日军成功取得山西大同一带的煤炭资源

太原会战伤亡(来源:谷歌AI概览)
太原会战,作为抗战初期一场重要的战役,中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太原会战中,中国军队伤
亡约10万人以上,日军伤亡2万余人。整个太原会战包括天镇、平型关、忻口、娘子关等战役和太原保
卫战,是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山西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具体伤亡情况如下:

2 / 8
中国军队:伤亡约10万人以上,包括在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的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
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等。
日军:伤亡2万余人。
徐州会战(来源:维基百科)
徐州会战指1938年1月至6月间,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防御侵华日
军攻势的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次重要的会战。
日本军队于1937年12月13日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之后,继续挥军北上,而另一股日军亦从华北方向
南下,意图打通津浦线。中日两国军队,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激战。其中,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
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另有约5800人一说),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
徐州会战伤亡(来源:谷歌AI概览)
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在6.5万人左右,其中阵亡人数不详,负伤人数不详。日军方面,
在华北方面军的统计中,战死8705人,战伤28457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徐州会战中伤亡的。
徐州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8年1月至6月,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与日军展开
防御作战。
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的伤亡情况:
具体伤亡人数:中国军队伤亡约6.5万人。
日军在徐州会战中伤亡情况:日军华北方面军在2月至6月期间,战死8705人,战伤28457人。
台儿庄战役: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歼灭日军万余人。
需要注意的是,徐州会战的伤亡数字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这与不同来源的数据统计方式和统计范围有关
。
武汉会战(来源:维基百科)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最后一场会战,横跨安徽省、
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规模战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领导中国
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抗击由日本陆军大将畑俊六指挥的华中方面军,大约在
1938年秋开始逐渐占领了除了租界以外的武汉全境,日军惨胜标志着初期抗战的结束,中日迈入抗战
中期的胶着阶段。
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武汉会战包括: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
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和信阳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时间
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而作战结束之后日本发动会战次数与规模渐少,中国抗战态势也由
战略防御转为战术相持的游击战,此后汪精卫发表艳电并成立南京伪政府,战争动能也暂歇多年,一直
到1941年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军与国军联合作战后,另一轮战火才开始再次启动。不过,直至1944
年一号作战前,日军再没有大型作战与武汉会战规格相同。
武汉会战总结(来源:维基百科)
经过四个月激战,国府空军耗损极大,海军基本被消灭,日军成功攻占除了汉口法国租界外的武汉全境
,但是国军大部分主力仍在,日军被削弱。日本战前目的是在武汉作最后决战、以消灭国军主力及结束
战争,但这些目的均未能达到;国民政府则因此役争取到时间成功让工厂设备转移至华中以及人员迁移
至西南地区,为以后能长期坚持抗战奠定基础。日军在华中发起数次战役皆无重大斩获,中国战场陷入
僵持。裕仁的大本营决定不再作战略准进攻,以维持现状为目的。可以作有限进攻,或让新兵练习实战

畑俊六所率南北两路日军艰难的突破50个中国军拦截,突入武汉外围,鉴于武汉外围已无险可守,国民

3 / 8
政府以持久战略考虑放弃武汉,退至重庆。11月2日,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畑俊六乘军舰抵达武汉,次日
(明治天皇生日),日军主力进驻汉口并大肆庆祝,而日本已经用尽全力,国内只剩一个师团了。人口
数大幅度降低,无法支应战事。战局不可避免的走向日本最感痛苦的长期消耗战。
会战期间,以卢作孚(时任军事委员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为首的爱国企业家运送大批国军军队
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将武汉地区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在敌机狂轰滥炸下,川江航线为抗战
胜利立下殊勋。总计日军对西南大后方,投弹60,174枚;重庆受创最烈,尤其是5月3日至5月4日,落
弹上万枚,伤亡惨重。此外,苏联航空志愿队协同中国空军保卫武汉,是为“武汉空战”。
会战迫使日军大本营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以求尽快结束所谓
的“支那事变”。日本政治诱降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然而到1940年,汪精卫政权在中国国内影响甚
小,无法左右抗日力量最强的黄埔系军队,于是选定蒋中正为诱降对手,但终未成功。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中国军队遵循“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指导方针,利用武汉周边地形,配合有
效的游击战,对日军节节抵抗,在无力阻止日军攻势时果断放弃武汉,留给日军一座空城。此战国军伤
亡40万人,日军损失10余万,无力继续进攻,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战略相持。
武汉失守以后,抗日力量基本上失去所有战略要地,导致了大量难民和工业基础的重大破坏。但中国达
成了下列的战略目标:一、使日军原本南北向的作战线,转为东西向,解除了国军主力于抗战初期即被
日军围歼于沿海地区的危机;二、争取了时间,将部分东南沿海的战略物质、军工生产设备,迁移到大
后方,也保留了持续防守的能力,国军甚至在1939年组织多次攻势,给日军造成比武汉会战更惨重的
损失。
太平洋战争过程(来源:维基百科)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时间),日本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对檀香山珍珠港发动了一次大规
模的舰载突袭,8艘美国战列舰被击毁,188架美国飞机被毁,2403名美国人死亡。日本认为,面对突
然和沉重的打击,美国会同意和日本开展谈判。美国的损失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三艘美国航空母舰没
有在珍珠港停泊,重要的海军基础设施、潜艇基地和海军信号情报单位毫发无损,轰炸在美国没有正式
参战的情况下发生,引起了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愤怒。
12月8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荷兰对日宣战,12月9日澳大利亚也对日宣战。
中途岛海战
山本五十六上将认为中途岛海战将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战役,可能导致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力量被摧毁,
随后美国会与日本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通过战略和战术突袭,日军将摧毁中途岛的空中力量,并削
弱其陆军力量,以掩护5000名士兵登陆。山本希望这次袭击能诱使美国掉入陷阱,中途岛将成为美国
海军离开珍珠港进行反击的诱饵。当美国海军到达时,日军会将分散的部队集中起来打败他们。另一个
重要行动代号为AL行动,计划在袭击中途岛的同时夺取阿留申群岛。
5月,美国情报破译人员破获了日军对中途岛的袭击计划。山本五十六所制定计划没有为美国舰队的干
预做好准备。由于3月份的一次失败行动,远程水上飞机没有按计划对珍珠港的美国舰队进行监视。沿
夏威夷群岛部署的日本潜艇侦察线没有按时完工。
战斗于6月3日开始,来自中途岛的美军飞机在环礁以西1100公里处发现并袭击了日本运输队。6月4日
,日军出动108架飞机发动了对中途岛的袭击,但并未对中途岛的设施造成决定性破坏。部署在中途岛
的攻击机已经起飞,另有116架攻击日本海军的美国海军舰载机。一架日本侦察机报告了美国特遣部队
的存在,后来证实存在美国航母。南云忠一中将陷入了艰难的处境,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对美国特
遣部队进行延迟但准备充分的攻击。
上午10时22分,美国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袭击了三艘日本航母。苍龙号、加贺号和赤城号被摧毁。

4 / 8
飞龙号仍在作战,并立即发动反击。它的两次袭击使约克城号无法行动。下午晚些时候,剩余两艘美国
航母上的飞机找到并摧毁了飞龙号航空母舰。受损的约克城号和哈曼号驱逐舰被日本潜艇I-168击沉。
随着日本海军第一航空队被摧毁,日军的进攻力量被削弱。6月5日清晨,日军取消了中途岛行动。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盟军部署的海岸观察员侦察到瓜达尔卡纳尔岛正在建设的日本机场。1942年8月7日,16000名美国海军
陆战队员在隶属于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登陆。新成立的日本海军第八舰队司令三川军
一中将迅速启航,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岸与盟军交战。8月8日至9日晚,三川的快速反应使日军取得萨
沃岛海战的胜利,四艘盟军重型巡洋舰被击沉,而日本船只没有受到损失。这是同盟国海军在战争中最
严重的失败之一。如果日军在战争中攻击盟军防御薄弱的运输船队,可能会导致美军的第一次反击破产
。日军最初认为美国的登陆只是一次侦察行动。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进行了一场不断升级的消耗战。驻扎
在亨德森机场的美军飞机提供的掩护确保美军可以白天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周围海域的控制权,而日本海
军优越的夜间作战能力使日军在夜间占据优势。8月,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参与了东所罗门海战,日本
海军龙骧号航空母舰沉没。10月,美军在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的夜间战斗中击沉了一艘日本巡洋舰和一
艘驱逐舰,己方则损失了一艘驱逐舰。10月13日晚,日本金刚号战舰和榛名号战舰轰炸了亨德森机场
。机场暂时停用,但很快恢复使用。10月26日,日本翔鹤号航空母舰和瑞鹤号航空母舰在圣克鲁斯群
岛战役中击沉了黄蜂号,并导致企业号严重受损。黄蜂号的损失,加上早些时候胡蜂号航空母舰被日本
海军伊号第十九潜舰击沉,以及9月萨拉托加号潜艇的严重损坏,意味着美军在该地区的航母力量减少
到只有一艘“企业号”。然而,两艘日本海军航母不得不撤退到本国水域。11月12日至15日,双方水面舰
艇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展开夜间行动,这是太平洋战争中仅有的两次战舰相互交战的战役之一;两名
美国海军上将被杀,两艘日本战舰沉没。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驻扎在南太平洋的绝大多数日本飞机被重新部署到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防御。
大多数日军飞行员在与盟军仙人掌航空队交战中丧生。日军地面部队对亨德森机场周围防御严密的美军
阵地发动了多次袭击,但伤亡惨重。为了维持这些攻势,日本海军进行了快速补给,盟军称之为“东京
快车”。车队经常面临与美国海军的夜间战斗。包括重型船只,甚至是航母战斗,导致瓜达尔卡纳尔岛
附近的一片水域因大量沉没的船只而被称为“铁底海峡”。然而,盟军能够更好地弥补这些损失。日本于
1943年2月撤军。在六个月的消耗战中,由于未能在足够的时间内投入足够的兵力,日军在瓜达尔卡纳
尔岛战役中失败。
1942年底,日本军部决定将瓜达尔卡纳尔岛作为优先事项。美国则希望利用己方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
兵力优势,逐步耗尽日军。最终,近2万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阵亡,而美军只损失大约7000人

莱特湾战役
菲律宾海的损失让日军有两个选择:全面进攻或者美军将切断日本和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因此日
军制定了一项计划,利用最后的剩余力量,重型巡洋舰和战列舰对莱特岛的美军滩头阵地发起决定性战
斗。日军计划利用剩余的航母作为诱饵,引诱美国航母离开莱特湾足够长的时间,以便重型战舰进入并
摧毁美国船只。
日军集结了4艘航母、9艘战列舰、14艘重型巡洋舰、7艘轻型巡洋舰和35艘驱逐舰。日军分成三支部队
:“中央舰队”由海军中将栗田健男指挥,其中包括大和号战舰和武藏号战舰;由小泽一郎指挥的“北方舰
队”,拥有四艘航母和两艘部分改装为航母的战列舰;以及“南方舰队”,其中一支由西村昭治指挥,另一
支由志摩清英指挥。中央部队将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菲律宾海,向南转向,然后袭击登陆区。南方
部队将通过苏里高海峡袭击登陆区,而北方部队将引诱美国主要掩护部队远离莱特岛。日本航母仅搭载
了108架飞机。
然而中央部队于10月23日离开文莱湾后,遭到两艘美国潜艇袭击,两艘重型巡洋舰沉没,另一艘受损
。10月24日进入锡布延海后,中央部队遭到美国航母的袭击,迫使另一艘重型巡洋舰退出战斗,美军

5 / 8
随后击沉了武藏号。中央部队的其它舰艇也遭到了袭击,但战斗仍在继续。美国航母认为他们的袭击使
中央部队丧失了战斗力,于是向北航行,以应对北方部队的威胁。10月24日至25日晚,西村率领的南
方部队试图从南部通过苏里高海峡进入莱特湾,由海军少将杰西·奥尔登多夫率领的美澳部队伏击了日
军。美国驱逐舰和海军炮火摧毁了日军两艘战列舰和三艘驱逐舰,只有一艘日本驱逐舰幸存。由于无线
电静默,南方舰队无法与北方舰队协调行动,并在遭遇战中途抵达苏里高海峡;在遭到一次鱼雷攻击后
,南方舰队撤退。
在莱特湾以北800公里的恩加诺角附近,美军向北方舰队出动了500多架飞机,以及水面巡洋舰和驱逐
舰。四艘日本航母全部沉没,但日军成功地将美国航母从莱特湾引开。10月25日,日本和美国舰队之
间的最后一场主要水面作战发生在萨马岛附近,中央舰队袭击了一群仅由驱逐舰和驱逐舰护航的美国护
航航母。日军有四艘战列舰、六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轻型巡洋舰,领导着两个驱逐舰中队。然而,日本
损失惨重,四艘航母、三艘战列舰、六艘重型巡洋舰、四艘轻型巡洋舰和十一艘驱逐舰沉没,而美国损
失了一艘轻型航母和两艘护航航母、两艘驱逐舰和两艘驱逐舰护航舰。莱特湾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对日本来说,莱特湾的失败是灾难性的——日本海军在
战斗中损失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船只和人员。菲律宾不可避免的解放也意味着这些本土岛屿将与日本在东
南亚被占领土的重要资源几乎隔绝。
硫磺岛战役
虽然马里亚纳群岛是安全的,美军基地也进行了充分的防御,但距离日本1900公里的马里亚纳群岛意
味着轰炸日本的B-29机组人员如果严重受损,飞机只能在海上迫降。美军的注意力集中在硫磺岛,它在
马里亚纳群岛和日本之间。美军认识到硫磺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该岛被日军用作预警站,以应对美军
对日本城市进行的空袭。驻扎在硫磺岛的日本飞机能够攻击执行轰炸任务的B-29,甚至攻击马里亚纳群
岛。
攻占硫磺岛将为B-29提供紧急降落机场,为P-51战斗机护航提供基地,并提供陆基空中支持,以及保
护日本海域的美国海军舰队。然而,日军也意识到了硫磺岛的战略价值,1944年5月,栗林忠道被任命
为该岛的指挥官。日军开始建造精心设计的防御工事,尽可能利用岛上的天然洞穴和不平坦的岩石地形
。该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掩体、隐藏的火力网和相互连通地下通道网络。日军还不遗余力地建造大型地
下室,其中一些地下室高达五层,用作仓库和医院,墙壁和天花板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此外日军还建
造了一系列覆盖着陆区的据点,其中大部分被沙子覆盖并精心伪装。部署了伪装良好的120毫米和6英
寸火炮,以便将火力对准海滩。小口径火炮、高射炮和迫击炮也被隐藏在只有直接命中才能摧毁它们的
地方。日军决心让美国为硫磺岛付出高昂的代价,并准备誓死保卫它。栗林知道他无法赢得这场战斗,
但他希望造成美军严重的伤亡,从而减缓对日本的进攻,并可能赋予日本讨价还价的能力。2月,共有
21000名日军部署在硫磺岛。
美国占领该岛的行动涉及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共70647名士兵,由霍兰·史密斯指挥。从
1944年6月中旬开始,直到入侵前几天,硫磺岛一直受到美国海军和飞机的轰炸。
美军登陆前,日本海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但除了将日军进一步转入地下外,几乎没有什么作用。隐藏
的防御工事在轰炸中几乎毫发无损地幸存下来。1945年2月19日上午,在哈里·施密特少将的指挥下,3
万人在折钵山附近的东南海岸登陆,岛上的大部分防御都集中在那里。海军陆战队一向内陆推进,就遭
到了毁灭性的机关枪和炮火的袭击。当天结束时,海军陆战队抵达西海岸,但损失惨重:近2000人伤
亡。2月23日,海军陆战队第28团登上了折钵山山顶,拍摄了著名的《硫磺岛升旗》照片,这张照片通
常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复制次数最多的照片,也是太平洋战争的原型。在2月剩余的时间里,美军向北推
进,到3月1日,已经占领了硫磺岛的三分之二。直到3月26日,硫磺岛才被完全占领。
硫磺岛战役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美军6821人死亡,19207人受伤。日军总共损失
了2万多人,1083人被俘。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战略上是否值得这些伤亡。
冲绳战役
美国与日本之间规模最大、最血腥的战斗发生在冲绳。占领琉球群岛是入侵日本本土的最后一步。冲绳
岛是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距离九州岛岛岛550公里。占领冲绳将部署空军基地,以加强对日本的轰

6 / 8
炸,并为入侵九州岛岛提供直接的陆基空中支持。这些岛屿还可以加强对日本航运的封锁,并被用作任
何入侵日本本土的集结区和补给基地。
在牛岛满中将的指挥下,保卫冲绳的日军总计约75000-100000人,包括数千名平民。参与此次行动的
美军共有183000名士兵,隶属于美国第十集团军的七个师(四个美国陆军和三个海军陆战队)。英国
太平洋舰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行动;其目的是袭击台湾和冲绳之间岛链上的机场,以防止日军增援冲
绳。
经过七天的猛烈轰炸,1945年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西海岸的渡具知海滩上进行了主要登陆。然而海
滩上几乎没有抵抗,因为日军决定在海军炮火射程之外的内陆与美军作战。第一天,约有6万名美军登
陆,占领了附近的两个机场,并越过了该岛狭窄的腰部。
日军第一次重大反攻发生在4月6日和7日,以神风特攻队和海军天号作战的方式进行。在伊藤整一上将
的指挥下,大和号战列舰、矢矧号轻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被作为诱饵,以吸引尽可能多的美国航母,使
盟军海军容易受到神风特攻队的大规模袭击。由于日本燃料短缺,大和号只能到达冲绳。计划在冲绳岛
附近搁浅这艘战舰,并使用其460毫米的火炮支持岛上的战斗。在被美国潜艇和侦察机发现后,海军攻
击机击沉了大和号、叶海吉号和四艘驱逐舰。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大规模的神风敢死队袭击愈演愈烈
,出动了5500架次。
在冲绳北部,美军只遇到了轻微抵抗,该地区在大约两周内被占领。然而,日军的主要防御在南部,而
美军慢慢取得了进展。5月29日,日本抵抗中心首里城被占领,既是战略上的打击,也是心理上的打击
。有组织的抵抗直到6月21日才结束;许多日军躲藏起来,直到7月2日战役才正式结束。
冲绳战役代价高昂,持续时间比美国预期的要长。日军巧妙利用地形造成美军最大伤亡。美军总伤亡人
数为49451人,其中12520人死亡或失踪,36631人受伤。日本大约110000人死亡,7400人被俘。94%
的日本士兵和许多平民一起死亡。神风特攻队的袭击击沉了36艘船只,368艘受损,4900名美国海军士
兵阵亡,日军飞机损失了7800架。
太平洋战争伤亡(来源:维基百科)
美国
美国伤亡人数为 161,000 人死亡、248,000 人受伤、16,000 名囚犯幸存。美国和盟国海军共损失了近
200艘战舰,其中包括4艘战列舰、12艘航空母舰、25艘巡洋舰、84艘驱逐舰和驱逐舰护航舰、63艘潜
艇和近3万架飞机。
美国在菲律宾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27,000名美军死亡(包括战俘) ,75,000幸存的战俘,受伤人数未知
,数字不包括非正规军。50万到100万菲律宾平民的死亡与战争有关[来源请求]。
中国
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指出军队和平民伤亡总数为3500万人,包括死亡和受伤人数。英国皇家军
事学院战争研究系主任邓肯·安德森表示,中国总伤亡人数约为2000万。
台湾官方公布的战争报告称,国民革命军损失323.8万人(179.7万人受伤,132万人死亡,12万人失踪)
,平民伤亡578.7352万人,总伤亡人数为902.5352万人。中国共产党伤亡584267人,其中死亡160603
人,失踪133197人,受伤290467人。
据美国发表的一项学术研究[来源请求]估计,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为150万,75万军人失踪,150万人死
于疾病,300万人受伤;因军事活动而死亡的平民为1073496人,237319人受伤; 日本空袭造成335934人
死亡,426249人受伤。
鲁道夫·拉梅尔给出的数字是,中国有394.9万人直接被日军杀害,总共有1021.6万人死亡,另外还有数
百万人死于饥饿或疾病等间接原因。战争期间的干旱导致饥荒并影响了中国和印度:1942年河南饥荒导
致200万至300万人死于饥饿,广东饥荒导致300多万人逃亡或死亡,1943年孟加拉国国饥荒导致比哈

7 / 8

尔邦和孟加拉国国地区约700万印度平民死亡。
根据历史学家峰田三吉的说法,至少有270万中国北方平民在冈村宁次实施的“杀光、抢光、烧光”行动
中丧生。“杀光、抢光、烧光”行动是一项三光政策。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