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转股:“僵尸”和指标能杜绝吗?

中国的债务问题一向引人关注。经济向好时,政府和企业积累的债务推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上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显示,债务并无法无限叠加。一些专家说,无法还债的企业会让银行承压,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中国国务院发布两个企业银行债转股的指导文件,对市场关注已久的债转股政策提供了较明确的规则和界定。

这是中国通过推动债务证券化来降低杠杆率、避免债务危机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再次努力。

业者指明确规定政府“不强制”和“不兜底”是跟以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批评者则担心减杠杆目的未达而百姓存款却被吸去“利益输送”或喂了“僵尸企业”。

债转股是常用金融工具之一,把企业欠银行的债折算转换成股权,可以由银行持有,也可以由实施机构持有,之后适时在市场出售股权。债务证券化可以盘活企业财务,度过一时难关,而银行作为债主也可以避免企业破产带来的损失。

债务庞然 瘦身无效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银行业受累于企业呆账坏账重负,曾实施过一轮债转股,“政策性”明显,出现“僵尸企业”借机苟延,利益输送、免费午餐等诸多问题,而造成坏帐续增的根源仍在。

近年来中国债务增速惊人,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份估算,去年年底中国债务总额超过16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9%。彭博通讯社报道称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债务总额增长465%,企业债占GDP比例在2015年窜升至165%。

国际机构和经济学者不断发出警告,债务如此膨胀很可能触发金融危机。国际清算银行(BIS)上个月表示,如此下去可能三年内就会引爆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则表示债务问题“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

“僵尸”债不得转股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4月曾表示,债转股主要针对大型国有企业。

新一轮债转股将与企业破产、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剩余产能、鼓励企业兼并等政策共同推进。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文件10月10日在国务院网站发布,新华社次日发文称“债转股要避免逃废债和‘甩包袱’”。

文章提到的上一轮债转股出现的问题及其引发的担忧,基本都源自政府干预。 文章说,债转股政策成功实施的核心是“真正进行市场化选择、定价和退出”,政府部门不能用“指标”和行政手段来干预。

本届中国政府强调发挥市场力量,但仍然通过发布政策的方式来推动债转股,文件对禁止参与债转股的企业类型、隔离银行风险的实施过程都有明确规定,对转股债权范围也有明确界定。

具体哪家银行同意谁家欠的债可以折合多少股用什么价钱卖给哪个实施机构持股参与经营,什么条件下可以出售股份退出,按规定政府不能插手,赔钱了政府也不“埋单”。这有意味着银行有权决定什么企业属于“僵尸”,什么产业属于产能过剩严重。

不得定指标、做媒婆

财经网站华尔街见闻引述券商说,跟以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政府“不强制”和“不兜底”。

券商认为,债转股规模预计不会很大,主要转股的将是负债率高的大中型国企。根据文件规定,“扭亏无望、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禁止债转股,不难想象,真正实施债转股的可能只是负债率高的大中型国企中的一部分。

有批评者称,债转股等于把企业的债务分摊给股民去承担,风险和损失转嫁给股民,是继“引导炒股”、“引导炒楼”之后“最令人惊悚的”引导股本市场的政策,居民储蓄堪忧。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轮债转股强调“法治化、市场化”,并结合破产、并购、减剩余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等宏观政策,而中国目前市场化程度也胜于二十多年前,或可预计较乐观结果。

BBC中文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